•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平安创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安创建 > 安全常识 > 治安防范 > 正文

    网络电信诈骗八类常见骗术揭秘

    2022年03月11日  点击:[]

    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段地翻新升级,而年底往往是电信诈骗类案件的高发时段。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防范电信诈骗专家收集整理了近来发生率较高、受骗人数较多的八类常见骗术和防范要点,希望广大读者能不断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骗防骗。

    骗术1:娱乐节目中奖退税

    “恭喜您获得《快乐男声》本周观众参与大奖——价值5999元土豪金iPhone5s一台。”骗子用手机打电话或群发此类短信后,接着就以交纳所得税、手续费等为名,要求你先将上述费用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当你还在满怀惊喜地期待奖品时,你的钱却已被他骗走。

    民警提示:“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湖南电视娱乐节目的火爆,iPhone、iPad等数码产品的诱惑,让不少人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陷入圈套。请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短信中充满陷阱。

    骗术2:冒充公检法诱骗恐吓

    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包裹涉嫌运毒、涉嫌洗黑钱或者账号被犯罪团伙利用为名,利用当事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心理,打电话或发短信诱骗、恐吓你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安全账户”,再通过网上银行将资金迅速转移,从而诈骗钱财。

    民警提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侦查办案中,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案件,必须出具工作证件及相关法律文书,当面进行询问。

    骗术3:假扮亲友熟人紧急求助

    骗子假扮你的老师、战友、同学甚至是父母、兄妹、子女等特定身份,通过QQ聊天、电话、短信联系当事人,以“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花钱救人”、“嫖娼被抓需缴纳罚款”、“子女在外遭绑架需交钱赎人”等为名,骗得你的信任,“请求”你通过银行转账方式,从而骗取钱财。

    民警提示: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QQ视频中出现的“亲朋好友”,有可能都是骗子的伪装,更何况不知名的电话和短信。此类诈骗利用的是受害人对亲友的信任,即便是“亲人”要你汇款,也不能疏于防范。

    骗术4:钓鱼网站以假乱真

    骗子往往仿制一些大型购物网站、购票网站或使用插件在各大网站中发布商品、票务信息,诱骗你汇款后骗取钱财,或以次充好,或以假货进行诈骗。这些商品名目繁多,而又以价格特别“优惠”的二手汽车、游戏点卡、化工原料等居多。

    民警提示:网银账户的安全风险比传统账户更高,除了保持经常升级安全软件、不浏览不安全网页、不随意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等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外,还需特别提防价格特别便宜的网购陷阱。

    骗术5:医保卡等账户异常

    这回,骗子摇身一变为医保局、社保局等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你“医保卡、社保卡等账户里面又充值了,每个月加钱了”,要求你拨“0”或其它按键进行人工查询。一旦你按提示操作,对方就会设计连环电话骗局,逐步诱使你将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汇入某一账号,把你的钱装入他的口袋。

    民警提示:医保、社保部门如有相关待遇政策,都会通过新闻媒体登载消息并公开说明情况,参保人员可通过上述途径了解,不要上当受骗。尤其是涉及钱款给付的情况更应提高警惕。

    骗术6:网络兼职代刷信用

    “会上网,就赚钱”“在家工作,日赚百元”……这样低门槛、高回报、零风险的工作让不少人为之心动。然而,这些网络兼职广告背后,却是一个个坑人吸金的陷阱。不少骗子抓住一些年轻人想轻松赚钱的心理,声称购买虚拟物品代刷信用点可兼职赚钱,不少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不仅钱没赚到,反而被骗钱财。

    民警提示:这种诈骗抓住人们轻松赚钱甚至不劳而获的心理,刷信誉时的交易往往都是虚拟物品交易,存在较大风险。而且,本身也是一种欺诈消费者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不管是否诈骗都应当拒绝以防骗人骗己。

    骗术7:刷卡消费异常或电话欠费

    骗子用手机群发短信,称当事人在商场刷卡消费若干或电话欠费,若有疑问建议你咨询所谓“银联”或“客服中心”,并留下电话号码。你一旦回复电话,他又会说你的银联卡可能被盗刷,电话卡可能被盗打,然后提供所谓的“公安机关”电话。你拨打这一电话“报警”后,“公安机关民警”会以“保护当事人账户”为由,要求你到ATM机上把银行卡上的存款转至他指定的“安全账户”上,从而轻易转走你的钱财。

    民警提示:收到这类短信不要惊慌,可以拨打银行或电信运营商客服电话进行查询,但千万不要拨打短信中显示的或对方告诉你的号码,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不转账、不汇款。

    骗术8:以贷款、售车等为诱饵骗取“定金”

    骗子以“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出售进口走私车”等为诱饵,发布虚假信息,并留下联系电话号码。一旦你回复电话,他就会说需先交部分利息或定金,待你将钱款汇入其指定账户以后,才恍然发现被骗。

    民警提示:这类诈骗大多数是利用当事人贪便宜的心理,用诱人的商品、极低的价格诱骗人们上当。网上、短信里所谓走私车、贷款等都是骗人的,千万别被低价诱惑了。

    案例一:“高富帅”利用“微信”骗财骗色被抓

    除了网络、电信诈骗,现在人们使用得越来越多的“微信”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行骗的工具。重庆已婚男子李某,利用“微信”假冒“高富帅”,专门在“朋友圈”内发布名车、房产“炫富”,以此引诱妙龄女约会交往行骗,短短2个月就作案2起,致长沙2名女子被骗13万余元。目前,雨花公安分局圭塘派出所成功将这名嫌犯抓获,依法将其刑事拘留。

    26岁的长沙女子刘某今年8月通过“微信”认识了一名叫李某的男子,对方自称是上海香奈儿西南片区总代理,在上海有房产、门面、宝马x6汽车。李某骗得刘某信任后,与其交往并以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刘某借了2万佘元后失踪。刘某报警后,圭塘派出所民警深入侦查,于9月17日在雨花区某小区将李某抓获,并在该房间成功解救了另一被骗受害人彭某(女,36岁,长沙市人)。令人惊讶的是,彭某已被骗¨万余元还浑然不知,直至李某被抓才如梦初醒。

    案例二:轻信“公安民警"电话被骗3万元

    8月10日,家住长沙天心区披塘村的李女士接到“广东公安机关”电话,称其在佛山南海办理电话欠费及涉嫌洗钱贩毒,被要求交3万元保证金,否则就要帮犯罪嫌疑人“背黑锅”,承担法律责任。在对方的诱导和恐吓下,李女士按照“警方”的指定操作,一步一步掉入诈骗人员设计的陷阱,将自己账户内的3万元存款转入诈骗人员指定的账户中。

    长沙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要注意提醒家人、朋友尤其是中老年人,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与子女、亲友商量沟通,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包括银行账号,更不能将银行存款转入他人指定账户.避免遭受财产损失。不论不法分子的手段如何变幻,有多“高明”,只要人人有一双自我保护的“火眼金睛”,诈骗犯罪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822号 邮编:410205 

版权所有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保卫处 | 湘教QS3-200504-000022湘ICP备05003345号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www.hieu.edu.cn

总访问量: